保持军人本色市军休所于德江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日期:2014-01-20

 

保持军人本色  奉献晚年情怀

——记白城市军休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于德江

白城市民政局关工委

 

战争年代,他曾是一名志愿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战场上立过功,受过奖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平时期,他曾是我们国家第一批正规化军校学员,1958年毕业于石家庄步兵学校政治系。从此,他便与人民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退休方走完他38年的军旅生涯。如今,他已是84岁的耄耋老人,又24年如一日,把余热奉献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上。他就是白城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军队退休干部于德江。

     立志关工事业  充分发挥晚霞余热

    1988年12月,于老从国防科工委第31基地政治部组织处处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来到白城市军休所。人一旦从紧张的工作岗位退下来,大多都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觉得吃好、玩好、休息好是理所当然的。于是,有人爱每天喝点小酒,领着孙子撒欢;有人爱买菜、做饭,散步聊天;也有人整天沉迷于象棋、扑克、麻将牌。但于老天生对这些就不感兴趣。他觉得,人虽然退休了,但退休不能褪色,革命军人的本色不能丢,党和人民培养自己的恩情更不能忘,而关心下一代工作,正是适合自己奉献晚年情怀,发挥余热资源的最好岗位。他在日记中写到:“我要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做一名宣传革命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的报告员;抵制歪风邪气,倡导文明礼貌的社会监督员;挽救失足青年,关爱弱势群体的辅导员。”于老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带着他的决心,带着他的志向,更带着他对国家前途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后继有人的高度责任感,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关心下一代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岗位。24年来,他先后跑遍了白城市洮北区15个乡镇和市内的中小学及部分部队、企事业单位 ,共做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报告187场,听众多达11万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打铁还需自身硬   说到当处方服人 

于老在部队当过文书,做过多年文秘工作,又经过军校正规化的政治教育,熟知我党我军的历史。不仅马列主义理论功底深厚,而且文字功夫也很强。但当他第一次走向社会,来到一所学校做革命传统报告时,却受到了冷落。原因是该校领导认为,很多老同志讲话不生动,缺乏时代感,有的还非常嗦,空洞说教,学生厌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解这一情况后,于老感到学校领导的这一想法并非没有道理。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说到当处方服人。于是,他决心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能够受到青少年学生欢迎的。为丰富讲稿的内容,突出时代的特点,提高自己的讲演水平,达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效果,于老除经常阅览所里订阅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火炬》、《中国老年报》等报刊外,还自费订阅了《环球时报》、《新周报》、《老年文摘》、《老同志之友》、《文摘旬刊》、《白城日报》《百姓生活》等七种报刊杂志,每年的订阅费700多元。不仅如此,于老在准备讲稿时,也做到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为了增加报告的针对性,他还经常深入到校园,与师生座谈,把握思想脉搏。辛勤的付出,获取了理想的回报。如:针对中小学生,生动具体地讲述自己在朝鲜战场上亲身经历过的战斗故事、讲雷锋的苦难童年;针对中学生他饱含激情地讲述人生、理想、前途和信念;针对问题青少年他苦口婆心地讲述如何孝敬父母以及尊纪守法的具体案例,很快他就成了深受广大中小学生欢迎的于爷爷。了解他的人也都真诚地赞誉他:“这真是一名学习型老干部。”为此,他先后被白城市关工委聘请为特邀报告员、洮北区关工委顾问、“五老”报告团成员,朝阳小学校外辅导员、社区安全监督员、“老科协”理事、海翔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于老身上的“头衔儿”虽然很多,但他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却始终没有放松。据统计,目前他已积累了47册分门别类的报刊剪裁资料,演讲手稿摞起来也有一尺多厚,字数达33万之多,涉猎了很多有关党史、军史,国防、法制和理想信念、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理论和具体事例。不仅如此,他还挤时间查阅档案,并通过走访调研、订正核实大量原始资料等工作,为白城市烈士陵园撰写了一部2.2万字的《革命烈士英名录》。不仅填补了烈士褒扬工作中的空白,慰籍了烈士们的英灵,而且,为地方国防教育提供了一部极好教材。

老牛自知夕阳晚    不用扬鞭自奋蹄

有的人可能觉得老于头儿出点名,也就是靠他在部队搞“政工”那点底子,遥遥笔杆子,耍耍嘴皮子,动真格的就不行了。其实不然,于老不仅在社会上有些“头衔儿”,在军休所也承担了很多职务,诸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军队干休所总支委员、军休干部管理委员会主任、军休第一支部书记,同时还自封了个“楼长”。可以想象,哪个“头衔儿”不得让他亲自带头,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呢?就说这个“楼长”吧,由于他所住的这栋楼没有物业管理,所以他这个“楼长”当的也十分艰难。夏天排水,冬天扫雪,八十多岁的老人还得爬楼梯,挨家挨户地收卫生费、收公用灯的电费,调解家庭邻里矛盾,当遇着不明事理的人家还得憋一肚子气。但于老20多年来从没想过放弃。因为在于老看来,每多干一项工作,就多一次向青少年宣传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的机会。

为了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发挥一点余热,在于老80岁那年,又欣然应聘当了海明街道办事处海翔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在工作中,他为开展好创建“绿色家园”活动,不辞辛苦,对全社区2156户、5814人的基本情况做了侧重调查。通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得知这个社区共有634名中小学生,并将其中的5名单亲家庭子女,1名服刑人员子女和2名困难家庭子女,列为重点工作对象。当得知王赫、马合这两名困境儿童面临辍学危险的情况后,他又通过社区找到办事处和民政局,帮助他们两家办理了低保。不仅如此,于老和社区关工委在去年“六一”儿童节期间,还在全社区组织了一次向孤残儿献爱心的活动,并用这次募捐到的4000多元钱,购买了一批高质量的儿童读物、学习用品和食品,送到了海翔社区孤儿院。于老的这种工作热情,不仅得到了广大社区群众的支持,也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20多年的关工事业,于老用实际行动,甘愿奉献了一名老党员、老军人的革命情怀。虽然从来没得过什么物质奖励,但却获得了很多无价的政治荣誉。据统计,他曾先后获得省、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8次,市、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3次,市直民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多次。他所在的军休一支部连年被市军休所评为先进军休党支部,这期间还包括白城市委、市政府和白城军分区授予的优抚对象先进个人并立三等功一次,以及省民政厅授予的全省先进军休干部称号。

上一篇:网吧义务监督员腾云飞

下一篇:与人民同行 为时代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