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化作帮扶事儿? ——洮南市兴隆街道办事处关工委“五老”帮扶特殊青少年事迹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日期:2016-10-27

爱心化作帮扶事儿 
——洮南市兴隆街道办事处关工委“五老”帮扶特殊青少年事迹

关工委

近年来,洮南市兴隆街道办事处关工委五老们,在开展绿色家园活动中,共资助贫困青少年44名,协调有关部门为其捐款39305元,为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44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兴隆街道办事处属于老城区,困难人口比较多,外出打工人员多,造成留守青少年多,不利的环境对孩子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2012年办事处成立了绿色家园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了绿色家园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辖区司法所工作人员、志愿者、心理医生、教师、机关干部、民营企业家、五老人员等热心未成年教育的人员组成。他们分成11个调查组,对辖区留守儿童和重点青少年进行了摸底调查,共梳理出各类重点青少年,包括服刑人员子女、留守、特困、单亲、闲散等人员共36人,并为每个人建立了档案。

在调查摸底中,发现隆新社区内有一未成年人周某,2012年,由于聚众斗殴被拘留,属于问题未成年人,按照入园条件,他被纳入绿色家园由社区干部宋晔、五老人员王秀芝、责任区民警杨士胜3人进行帮教。帮教小组在认真分析周某之所以成为问题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失当是主要原因之一,按照教育子女先教育其父母的经验做法,经详细调查了解得知,周某一家三口人,父亲41岁是瓦工,母亲40岁,没有工作。夫妻关系比较紧张,其父亲脾气暴躁,喝大酒,酒后对其母子非打既骂。由此,周某与其父亲关系较为紧张,产生对立情绪,经常不上学,在社会上闲逛,多次参与打架斗殴,三天两头就有人找上门来,最后由于参与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失学。通过调查分析,帮教小组认为要想尽快帮教转化周某,最好的、也是最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先帮教其父母。他们分别找其父母谈话,晓之以理,使其对把周某入园进行重点帮教有反感情绪转变为积极支持、主动配合。由于孩子母亲在饭店做零活挣钱维持生活,每天很忙,到中午、晚上看见孩子没吃饭,五老人员王秀芝就把周某叫到家里吃饭,让他在家看一看书、看一看电视新闻,劝他说:不要到外边瞎逛了,你妈多不容易,让你妈省省心吧!”又给孩子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扫除他的心理障碍,教育疏导与其父亲的关系,对他刚露苗头的不良行为及时制止。经过帮教小组两年多的努力,使他有了很大改变。2014年,民警杨士胜又为他联系到砖厂上班,每隔几天就去看望他,打听他的工作情况,对他进行鼓励。后来,他自己又学习了电工知识,目前,他在白城某工厂当电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功夫不负苦心人。现在,孩子彻底从以前的阴影中走出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益的人。

隆新社区有一名叫王某的同学,2014年考上北京邮电大学,因家里生活困难,到了要开学的时间还没有凑齐学费,面对就要辍学的危险,绿色家园负责人关工委主任杜莹,联系民政、市妇联和几家民营企业等绿色家园成员单位,为王阳捐款15000元,使王某高高兴兴地迈入大学校门。

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街道办事处关工委都多方协调,积极运作,发动绿色家园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资助贫困儿童上学,为贫困孩子送去慰问金和学习用品,让孩子们觉得在困难的时候有党和政府帮助,有大家的支持,不感觉自卑,没有被社会遗忘,进而发奋学习,报效祖国。

在开展绿色家园活动中,他们举办了青少年维权系列活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采取上街宣传、进校普法、社区讲座等方式,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发放普法宣传材料1000多份,放映教育片10多场次,深入学校开展法制讲座5场,制作12张宣传图片、展板,受教育人数达1万多人次。

下一篇:没有更多了

下一篇:保驾护航在“家园” ——通榆县开通镇和平村关工委帮扶劣迹青年纪实